金相显微镜显微观察是金相摄影的基础。金相工作者对自己所制备的试样经过观察,感到有摄影的必要,可利用摄影装置把企相组织拍摄下来。金相显微镜显微摄影过程包括:选定摄影用的物镜、目镜与滤色片:安装摄影装置,调整光源,调节光栏,选择胶卷,摄影对焦,摄影曝光等。
金相摄影便是通过照相底片来记录物象。记录物象的细节愈多,愈清晰,照片的质量便愈好。不过,底片能否非常好地记录物象,重要决定于它的分辨率。也就是说,在金相显微镜金相摄影中,双有物镜的高分辨率也绝不能获得好的金相照片,只底片亦具有高的分辨率,便能把物镜的高分辨本领反映出来。
底片的分辨率是表示底片能够记录物象细节的能力的,它依赖于底片上起述原作用的银盐颗粒的大小。银盐颗粒愈小,底片的分辨率便愈高,反之亦然亦越低。
底片的分辨率以每毫米内可分辨的线条最为多数目来表示。一般照相底片的分辨率均可达到每毫米它。条细线,乃能把柑距25微米的两个物点分挽开.考虑到底片冲洗技术对分辨率的影响,底片丽最为低分辨率亦能达到把相距30-90微米的两个物点分辨出来。
因为底片的分辨率比人眼的分辨率高,乃照相底片能分辨开的物点,绝不某种均能为人眼所分辨,便常常需要将底片记录的物象经过放大,以期为人眼所看到。假如要使人眼比较舒适地直接从底片印晒出来的相片;中辨认出组织细节,可以将底片的物象适当地放大印相。
综上所述,假如拍摄的金相底片需要通过放大印相互来进行分析研究,用12ONA-360NA的摄影有效放大倍数,已经能满足底片分辨率的要求。
显微摄影有效放大倍数在120NA-36ON人之间,比金相显微镜显微视察有效放大倍数小得多,因此对金相摄影尤其有利,因为摄影放大倍数绝不高,因此一般摄影目镜的放大倍数均绝不大,多数在10倍以下,一台仪器,备有一至两只不同倍数的摄影目镜,已经能满足使用要求。
在金相显微镜金相摄影中,使用比较高倍数的摄影目镜,尽管绝不会增加组织细节的显现,但是可以得到比较放大的照片,对需要观察大量金相照片的人来说,眼睛绝不容易疲劳。因此,在保证照片质量的前提下,选择比有效摄影放大倍数略高的摄影倍数亦是容许的。
仪器摄影倍数的测定
拍摄金相互照片时,常常希望照片的放大倍数度准确愈好。但是掇影放大倍数不但决定于物镜和摄影目镜的放大估数的乘积,所以也受到暗箱仲长度的影响。所以,准确测量摄影放大倍数的真实数值,对金相分析非常有必要。测量方法如下:在载物台上放丑分划格值为0.01毫米的物镜测微尺。把要校测的显微摄影系统调整在工作状态,接着调焦,使测微尺的象清晰地显现在照相暗箱的毛玻璃上。用卡尺量出侧微尺10小格在毛玻璃上象的宽度。假如测微尺上10小格的象宽为40毫米。